第六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一等奖获奖作品(教师作品)

发布时间:2023-09-26浏览次数:23

筑梦长征,每个青年都是颗种子” ——读《长征》有感

黄月琴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脚步声稳稳向前延伸开去,混杂着道别的吆喝与马的嘶鸣,火烧的残阳将离别前的村庄笼的神圣而壮阔。隐隐有妇人的低泣与孩子脆生生的鼓舞,老人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立在江西瑞金的小村村头。起着晚烟的村庄没入沉寂,目送19341010日黄昏启程的征人远去。

厚重的历史帷幕,染着砂砾与血泪,为这场艰险而伟大的远征,缓缓拉开。

而我,有幸与我的学生一起读了王树增先生的《长征》,只需一遍,真实而细腻的文字透过岁月的烟云唱出一首长征战士爱与痛的赞歌,在胸腔中久久回响。  

尘土铺面。  

多少青年知道这是一场无归的跋涉,多少战士深谙前路危险蛰伏。背上是母亲缝补的期望,却无人回头。前路布满荆棘,亦有远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与工农红军可为人民带来的阳光普照。  

于是,他们用血汗描摹土地,以脚印丈量山河。  

星夜下的于都河映着碎碎波光,映着战士蒙着尘土的脸。1018日的于都河承载、护送了百万雄师,也承载、护送了中国的命运。  

地势奇崛,守备森严的国民党四道防线让无数的红军战士血洒湘江。湘江滚滚,风声飒飒,年轻的亡魂枕着这片红色的土地长眠,活着的人仍需脚步不止,战争不息。这场悲剧用血,书写长征精神,刻入今人的记忆——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遵义会议四字,用方正的楷体印在每一册历史书上,墨香盈盈,不朽的文字记录着红军重获生命,振奋精神的重要转折。自此,红军战士们转向贵州,穿梭于敌军重军重器之间,漫漫雪山,无尽草地,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围困红军成为妄想,飞夺泸定与敌相抗,铁血男儿血洒战场,巾帼英雄不遑多让,自然伟力与之相抗,团结一心意志如钢。

皑皑岷山雪见证了红军的雀跃。193610月,长达两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甘肃会宁画上圆满的句点。这是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长征》,既是一部纪实文学——不夸大领袖勋臣的功绩,不忽视从普通战士到巾帼英雄的奋斗血泪,记载红军战士用双脚丈量山河的历史;也播洒着红军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长征》中,我们看到队伍的行进,才知道,那些克服困难,一路向前,完成征程,换得中国希望曙光的战士们,不过是将长征精神烙入骨髓的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数万人用汗水、血泪与生命宣传播撒的是团结互助、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习近平说,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四个字:理想。信念。 

岁月的年轮模糊了斑驳的血迹,漫卷的风沙吹散了冲天的狼烟,只留下了悲壮的回声萦绕在历史的长河里。红军的长征结束了,中华民族的长征却永不停息。没有过草地的饥饿、没有过雪山的寒冷、没有被阻击的惶恐,长征精神却在这段温润安宁的岁月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我想,一种精神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回顾历史,不忘初心。我们所要做的,便是秉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继承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一切皆有可能!

一段远征,慷慨悲壮,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继往开来,历久弥新。

一本书的作用是让你震撼,使你铭记,使你沉思。以史为鉴,于是血的沧桑有了依附,依附于我们向党的赤子之心上,不忘初心,不忘誓言,不忘红军的英勇无畏,向死而生。

 我们眼前的道路还很长,我们还有我们的青年一代要背负长征精神,步步向前。

那么,星子黯淡的黎明之后,自有曦光万丈。

一种信仰,一种基于理想的、不被现实环境所左右的信念。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就是两万五千里的朝圣之路。红军战士们可能并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样的想法,但他们肯定有着让兄弟姐妹们不再受到压迫让饥寒交迫的百姓们吃饱穿暖这样朴素而真挚的想法。这些平实的愿景,何尝不就是红军将士们的信仰?这与文化水平无关,只与善良的人性有关。他们其中的部分也许还不明白什么是共产主义,但他们明白,他们要打倒剥削压迫他们和他们同胞的那些人。这就是他们心中朴素而崇高的信仰!

这信仰,是红军将士们力量的源泉,也是他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的生命之光。这更该是我们青年一代去学习、去内化的精神财富。而这些为我们的幸福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红军将士们,更应该被我们青年一代铭记,当作人生的榜样。

读罢《长征》,我不禁潸然泪下,战斗场面的惨烈与壮阔一幕幕在眼前跃过,带给心灵的震撼也不由分说。每每读到那些描写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我的青年学生们都在疑惑,到底是什么带给了他们如此大的勇气,可以无惧死亡,前赴后继地冲上前线?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这无疑会让绝大部分人退缩。他们本可以叛变或逃跑,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以吾之信仰,征漫漫长途。这是我给学生们的答案,也是对先烈们的赞扬,也是我对自己的激励与鞭策。这个时代,还需要长征精神。我们要认同长征精神,更该体会内化长征精神。想想长征的那些少年,他们大多和我们年纪相仿,却吃了比我们更多的苦,受了比我们更多的罪,完成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

我的青年学生们,他们从小生活优越,没什么苦难忧患。这样安逸的环境很容易造就我们的惰性,让我们的斗志日益消磨。所以当我们没有志气的时候,就去读一读《长征》吧;当我们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咬咬牙,想想红军忍受的磨难吧;当我们信仰缺失,不知该追寻什么的时候,就看看当年长征的红军在追求着什么,重拾我们最初的信仰----那基于我们善良的天性的、朴素而崇高的信仰。

长路漫漫,信仰不变。怀着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样简单的信仰,我们昂首迈步在中国梦的征途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这一路上,初心未改,信仰未变,那么怎么走都是对的。在喜迎二十大的道路上,我们会越走越坦途。

以吾之信仰,征漫漫长途。旧时代的长征过去了,新的长征路上,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长征才刚起步。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更要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仰望星空,不忘最初的信仰;脚踏实地,走完自己的征程!